china-pub  
您的位置:china-pub网上书店 > 健康 > 吃货相关书籍推荐: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吃货相关书籍推荐: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吃货,指贪吃的人。多指喜欢吃各类美食的人,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对食品情有独钟,看到美食就有很大的食欲。其实,吃货是美食爱好者对自己的戏称。吃货吃完之后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不是单单为了吃饱。吃货一定下得了大排档,上得了米其林。吃货对生活有着无限美好的向往!吃货往往很能吃,但是他们更求精,他们是凡间的美食家,但与美食家不同,他们随性而来,慢慢品味,即使是街边小吃,他们也会品味厨师在料理当中的那一点点心意。给予人们美好的赞美,认同别人,给人勇气!使生活充满了希冀。本期小编就为吃货们做了吃货相关书籍推荐《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即便你不是吃货这本书也会让你变成一个更健康,生活习惯更合理的人。

  吃货相关书籍推荐之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

  

  食物空前丰富的工业社会,反而成了引发疾病的导火索。当人们真正了解了王立铭所著的《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一书中讲述的这段历史历史背后的故事,也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科学方面的收获。本书是以脂肪、糖和胆固醇代谢研究中重大发现为脉络,展示了这个领域的科学探索和发现、我们日常饮食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我们常见的一些药物如减肥药、他汀、胰岛素等药物的前世今生。作者以讲述历史故事的形式,把常人陌生的科学史娓娓道出,引人入胜,同时,对于公众了解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疾病也很有帮助。

  部分书摘

  一、沉默的杀手——高血脂

  大家大概都对“高血脂”这个名词不陌生。这种没有什么明显临床症状、大多数时候只能依靠各种实验室检验技术才能确定的疾病,已经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慢慢从王谢堂前走向寻常百姓,从中心城市走向集镇农村,从高冷的医学名词变成了大众流行语。

  中国卫生部的数据清楚的显示,出现高血脂问题的中国人可能已经超过一亿人,发病率已经在迅速逼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中国人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

  在这些疾病的阴影下,许多生于困难年代的中国人在终于庆幸可以不再挨饿、不再需要为明天一家老小的口粮担忧之后没多久,就不得不开始面对一个严酷的现实:吃饱肚子,真的只是走向健康生活的第一步而已。他们不得不开始艰难地改变着自己形成于饥饿年代的顽固生活习惯,时刻提醒自己少吃主食、少吃油腻、减少糖盐摄入、控制饮食总量、增加规律的体育运动,而这一切都并不容易。

  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脂,学名叫做高脂血症。绝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的发病与其后天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实际上,两种由过量脂肪导致的疾病——肥胖症和高血脂——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的流行病学分析告诉我们,肥胖症和高血脂往往如影随形同时出现:体重超重的人更容易出现高血脂,而高血脂人群出现肥胖症的概率也更高。

  血液中脂肪过多,会有什么后果呢?

  可以想象一下携带了泥沙的河水。就像泥沙能够迟滞河水的流动、能够淤积在河床的底部,血管中流动的脂肪也会减慢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速度,而血液中的脂肪颗粒也会在血管壁上逐渐聚集和沉淀,阻碍血液的顺畅流通。如果脂肪沉淀仅仅是偶然出现的,我们身体的免疫细胞会准确地定位到这些沉淀,并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清理掉它们。然而如果血管中长期、过量地出现脂肪沉积,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力所不逮了。

  更要命的是,当沉积的脂肪颗粒远远超过了免疫细胞的处理速度时,前来清理的免疫细胞会大量破裂死亡,残存的免疫细胞碎片反而会起到固定脂肪颗粒的作用。如此滚雪球般的后果就是,围绕脂肪颗粒逐渐积累起了柔软而坚韧的蛋白质网络,甚至还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肌肉细胞,就像血管内生了老茧一样将血管逐渐变得狭窄闭塞。与此同时,为了适应逐渐变得狭窄和拥挤的血管,血管壁的肌肉会不断地扩张,让血浆和各种血液细胞能够顺利通过。一方面生了厚厚的老茧,一方面又被拼命地扩张绷紧,双管齐下的后果就是血管壁的“弹性”变得很差,一种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就此产生了。

  高血脂是沉默的杀手。血管斑块的形成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它们会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形成,但是可能人过中年才会开始逐渐引发各种能够为人所察觉的临床症状。结构较为稳定的血管斑块会长期影响人体的局部血液循环,造成供血不足和相应组织缺血。而那些不太稳定的血管斑块就更加凶险:它们一旦破损,斑块内大量的内容物(主要是脂肪分子、蛋白质等)就会泄漏出来,引发血小板的聚集和凝结,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血栓,阻塞血液的流通。如果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和血栓,将会诱发臭名昭著的冠心病——这种疾病在全世界每年杀死超过七百万人。而如果为脑部供血的血管出现阻塞,其后果就是每年在全世界带走超过六百万条生命的脑卒中。

  更要命的是,从血脂异常升高到动脉粥样硬化,再到出现真正的血管阻塞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其周期可能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在很多时候,在冠心病或脑卒中出现、带走我们的健康和生命之前一秒,我们都还完全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隐藏着数不清的、肉眼难以察觉的隐形杀手。

  不过,我们并没有必要悲观绝望。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之后,我们对脂肪分子在身体内的整部生命史都了如指掌。我们知道食物中的脂肪如何被消化系统分解吸收,知道它们如何被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进行处理、存储和利用,我们也知道身体里储藏的脂肪分子如何被合成和降解。大规模流行病学的研究为我们清晰描绘了高血脂的风险因素,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与之相呼应的,种类繁多的降血脂药物在过去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在降低血脂、预防和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更新更有效的高血脂治疗药物也已经呼之欲出。

  因此,围绕高血脂这个沉默的杀手,人类在认识自身奥秘和改善自身健康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漂亮的螺旋上升曲线。我们愿意相信,彻底战胜这个杀手的时机指日可待。

  二、欲说还休肥胖症|肥胖是不是一种病?

  人人都会生病,人人也都免不了讨论疾病。但是疾病这个词其实没有严格的边界。

  特征截然不同的疾病,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危及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把预防和治疗疾病看得那么重。那么胖一点、重一点是疾病么?

  大家都知道,在唐朝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曾经以胖为美。很多部族和国家直到现在也仍然以肥胖为最重要的审美标准。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在食物匮乏的年代里,肥胖意味着衣食无忧,从而标志着家境良好、经济条件优越、社会等级较高。

  举例来说,在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的300万人口中,至今仍流行着以胖为美的风俗。赘肉层叠才是女性性感的标志,而作为丈夫,也愿意娶到肥胖的妻子以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嫁得更好,很多年轻女孩不得不在父母的强迫下大量进食以增重。这是一个经济生活影响审美观、审美观又影响人体健康的生动案例。

  所以,依靠主观而多元的审美观来定义疾病,无疑是不靠谱的。

  而医学界和医疗政策制定者在判断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时,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为一旦被定义为疾病,就意味着公共卫生系统需要就此进行积极的干预。这就包括:提供关于肥胖的危害和相关治疗手段的公众教育、提供对肥胖准确的诊断手段、投入资源研究开发肥胖相关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报销低收入者的肥胖相关医疗支出等。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我们本来已经很稀缺的医疗资源则会面临更多挑战。

  所以,要判断肥胖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并不能依靠审美和普遍的价值观,而是需要确凿无疑的数据:肥胖是不是真的会危害人类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

  如今,基于来自成千上万个体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已经明白无疑地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它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威胁人类的健康、需要得到预防和治疗。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率先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为肥胖症的临床诊断提出了一个简单粗糙的定量标准,当身体质量指数超过25时提示超重,超过30时即为肥胖症(身体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一个身高170厘米的成年人,体重超过72千克即为超重,体重超过86千克即为肥胖)。这个简单易行的指标也被广泛地宣传和推广。

  不过要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体质量指数标准仅仅是个参考意见,在不同人种甚至不同个体中相应的肥胖标准有细微的差别。例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同样的身体质量指数下中国人的脂肪含量是高于白种人的。因此中国人可能就需要更严苛的肥胖判断标准:身体质量指数超过24即为超重,超过28视为肥胖。

  相比体重正常的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罹患心脏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特别是乳腺癌和大肠癌)的概率显著增加。相应地,肥胖人群的医疗开支也显著升高。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2008年的数据显示,相比体重正常的人,肥胖症患者人均年度医疗开支增加了1429美元。考虑到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有超过三分之一成年人患有肥胖症、超过三分之二成年人有体重超标问题的“胖子国家”,仅仅一个肥胖症每年就为美国增加了1470亿美元的医疗负担。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预计全球范围内的肥胖症版图也会持续快速扩张。因此,即便抛开对身材样貌和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肥胖也确凿无疑地是一种疾病,需要我们每一个个体和整个公共卫生系统严肃对待。

  三、甜蜜的疾病——糖尿病

  很多人说,糖尿病是种“富贵病”“现代病”。而糖尿病的发病率攀升,确实也和工业革命、食品工业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升高相关。

  但我们必须澄清,糖尿病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糖尿病的文字记载,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幼年时期。

  1874年,古埃及学家埃伯斯(Georg Ebers)发现了一本写在纸莎草上的古埃及医书,经考证该书创作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埃伯斯如获至宝,并迅速将其翻译出版。这在这本书中,古埃及的医生们记载了一种“多饮多尿”的疾病,甚至还记载了利用谷物、水果和甜酒对此进行治疗的过程。据信,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于糖尿病的文字记载。而差不多在同时期,古印度的医生们也注意到,有一些患者的尿液会吸引大量的蚂蚁和苍蝇,经过简单的实验,他们发现这些患者的尿液中含糖量很高。

  在古代中国,最迟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人们已经描述记载了糖尿病的症状。隋代的《古今录验方》中也记载了“小便至甜”的观察。甚至药王孙思邈在唐代已经第一次提出糖尿病的运动和饮食疗法,建议少吃面食,多运动,这几乎和当下医生们给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建议不谋而合。

  1型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小众的糖尿病,可能仅占到所有糖尿病患者的5%—10%。直到今天,人们仍不完全清楚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我们目前所知的是,1型糖尿病应该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也就是说,因为某种未知的因素,人体的免疫细胞——那些本应积极攻击外来危险物质的身体守卫者,突然开始疯狂攻击专门合成胰岛素的贝塔细胞,并将它们一一杀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电影电视剧里的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是儿童。1型糖尿病往往在患者幼年时期就已经发病,因此一度也被称为“儿童糖尿病”或“青春期糖尿病”。

  而2型糖尿病是一种更加主流的糖尿病。简单来说,虽然患者体内胰腺贝塔细胞产生胰岛素的机制总体而言还在运转,但是肌肉、脂肪和肝脏细胞却失去了对胰岛素的响应。特别要提醒大家值得注意的是,和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身体的整体代谢状况有明显的流行病学联系。超重和肥胖、缺乏运动、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血糖高了为什么就是一件坏事?高血糖是怎么导致口渴、多尿、消瘦乃至死亡的后果的呢?

  高血糖导致消瘦和死亡是容易理解的。高血糖本身就意味着身体失去了吸收储存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以备不时之需的能力。换句话说,我们从饮食中获取的碳水化合物除了极少部分被立刻利用起来维持生存,绝大多数都通过血液循环(之后进入尿液)白白浪费掉了。从这个角度想的话,其实糖尿病与慢性营养不良和绝食无异。

  同时,营养不良有一个更加可怕的副作用。我们说过,葡萄糖是人体细胞最主要的能量分子。这一点对于大脑来说更是如此。身体的其他细胞偶尔还可以从蛋白质和脂肪中获取紧急能量,但大脑的功能几乎完全依赖葡萄糖的稳定供应。人体在极端缺乏葡萄糖供应的时候,会不得已启动程序,消耗体内的脂肪合成酮体为大脑紧急提供能量。而酮体合成的过程会导致血液酸化,从而引起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酮症酸中毒。重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口气有一股浓重的酸臭味,其原因也正是酸中毒。

  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慢性死刑判决!

  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最终通过尿液排出了体外(这也是患者的尿液里糖分很高的原因)。尿液其实来自血液:当血液流经肾脏的时候经过肾脏的反复吸收产生了富集废物的尿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很注意节约用水:产生的尿液中的水分会尽可能地被重新吸收利用,只排出高度浓缩的尿液。但是如果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太高,尿液浓缩的功能就大受影响,因此大量宝贵的水分就因此随尿液排出体外。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经过有效治疗,就会在不断地大量饮水、大量排尿的干渴循环中痛苦挣扎。

  除了这些糖尿病的直接后果之外,如果血糖水平得不到严格控制,高浓度的葡萄糖还会导致更多、更可怕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因为血糖过高引起的眼部并发症甚至失明,因为长期末梢血管流动性变化带来的糖尿病足病等。

  这些糖尿病并发症会带来长期的健康威胁和高昂的社会医疗成本,值得引起我们的最高警惕和注意。

  整理节选自《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购书请点“这里”。

  本期吃货相关书籍推荐之《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如果没能满足您的胃口,欢迎关注我们的自然科学图书频道。

分享到:
上一篇:女性健康相关书籍推荐
下一篇:专家号”APP正式上线 直击找专家就医难痛点

推荐图书频道